技工院校德育教育探索
浏览:
日期:2015-03-26
在日常的技工院校教学工作和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某位同学正在路上走着,另一位同学突然伸脚把他绊倒,引来一片幸灾乐祸笑声;课前唱歌,突然有人怪声怪调,立刻引来哄堂大笑;上课时,老师讲到某个地名、某种食物,便有学生打岔:“老师,你有没有去过”“你有没有吃过”;自习时,同学们正埋头学习,某学生却拿出镜子、梳子等等。从中不难看见,学生处于特殊的成长阶段,总喜欢表现自己,心理和生理尚不成熟。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显得十分迫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点强调了德育教育和立德
树人,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
如何加强德育教育工作呢?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通过德育,培养学生认识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激情和能力,自觉塑造个人形象,从而防止各种心理疾病的发生。
一、细化美的内容,明确奋斗目标
美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一个人的外在美包括:相貌、动作、语言、装饰、气质、风度等;内在美包括:自我道德意识,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才华横溢,学识渊博等。在言谈举止方面,教育学生要做绅士、淑女;在学习、锻炼方面要做男子汉、女强人。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利用各种形式细化美的内容,让学生真正认识美,并产生追求美、创造美的欲望。此外,针对嫉妒、猜忌、逞能、畏惧、高傲、自卑、自私、固执、急躁、敌视等不良心理个性,在班上进行问卷调查,让同学们选出自己最讨厌的几种个性,并公布调查结果,以此鞭策学生,提高他们辨恶向善、向美的能力。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内在需求
有次考试,坐在教室外走廊上的同学要求与教室里的同学换一下位置,理由是他们己在外面晒了一天,并且其他班也是轮着在外面坐,可教室里有部分同学却不愿意。这时,笔者对教室里第一组的同学说:“为了公平点,今天你们到外面坐,我相信你们这个组的同学不会斤斤计较,对吧?”听笔者这么一说,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会。”笔者趁机对第二、三组的同学说:“第一组的同学不会计较,很有风度!以后两场考试,你们轮流出去坐,好不好?”他们也高兴地说:“好!’’一个钟头后,换到外面坐的同学已经晒得满头大汗,笔者又问他们:“能挺住吧?”他们自豪地说:“能!”那无怨无悔的神情,与开始争执的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由此看来,只要我们因人因时地进行正确引导,及时鼓励与表扬,提高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就可以培养学生自尊、自强、自信、自制的心理品质,帮助学生塑造好个人形象。这样,打岔逞能才能避免,兜里钱多也不摆阔,讽刺嫉妒会减少,固执急躁方能转变。
三、教会学生方法,不断完善自我
1.确立座右铭
名言警句可以说是名人毕生心血和智慧的结晶,是对人生深切感悟的浓缩,对学生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座右铭,帮助他们树立自己的目标,能激发学生内在潜能,使其更好地把精力放在学习上。
2.鼓励学生写成长日记
引导学生把日记当成是分析研究自己言行与监督自己言行的一种形式,做到天天有反省、月月有总结,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批评中不断完美自己的人格。
总之,我们在注重德育功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同时,也要重视美育的熏陶,“导之以美”,如此双管齐下方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进行自我管理,真正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