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民生即为百姓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就业等基本问题。民生工程,是安徽为更有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而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集中精力和财力,促进最突出民生问题的解决。简而言之,就是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答:2006年底,省委、省政府针对我省民生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矛盾进行深入分析,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提出实施民生工程。以民生工程为抓手,通过民生工程这一载体,加快解决部分群众“生活难”、“看病难”和“上学难”等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民生工程具有目标可量化、实施有抓手、项目可考核、结果可追溯的特点,已成为安徽保障改善民生最有效的制度安排、最具特色的工作品牌,探索了一条用项目化手段、工程化措施解决民生问题的新路。
答:2007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全国率先实施民生工程。省政府成立民生工程协调小组(后调整为领导小组),省财政厅成立民生工程办公室,承担有关民生工作牵头职责,协调推动民生工程实施。
2007年至2019年,民生工程项目数量从12项逐步增加到33项(累计实施74项),资金投入达7954亿元,惠及全省7千万群众,人均受益1万多元。民生工程具有目标可量化、实施有抓手、项目可考核、结果能追溯的特点,已成为安徽保障改善民生最有效的制度安排、最具特色的工作品牌,探索了一条用项目化手段、工程化措施解决民生问题的新路。人民群众广泛欢迎,社会各界关注支持,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也予以肯定。2020年,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遵循“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对接需求、科学调整,精准管理、提质增效”原则,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来的公共卫生、社会治理等短板,在有序进退、统筹优化的基础上,继续实施33项民生工程。与2019年相比,新增3项,完善5项,调整和退出3项,继续实施25项,聚焦短板领域、精准高效实施、强化资金保障、巩固建后管养、完善绩效评价、压实各级责任,以重点民生工程实施为抓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七有”目标,聚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努力增进民生福祉,确保33项民生工程政策落地生根,真正把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与2020年民生工程具体项目相比,退出4项、新增6项、调整实施8项、继续实施19项。